当前位置: 资讯 >> 纤维 >> 人物访谈 >> 正文
李陵申畅谈产业用纺织品“十二五”发展规划
2012-2-14 来源:中国纺织报
关键词:产业用纺织品 十二五发展规划 李陵申

效益出自意想不到的细节

管理出效益不亚于技术

记者:龙头骨干企业的管理示范作用体现在什么地方?

李陵申:

    我比较关注合资企业对行业活动的介入,如参与标准制定、论坛讨论、管理示范等,发现和树立一些样本。比如在过去的想象中,土工企业的卫生条件一定很差,因为它们的最终产品都用在看不见的地方。可是在珠海先科的车间、厂房里,感受到的是清洁。这家荷兰投建在国内的企业,用精细化管理理念造就了产品的精细化。

    我们的企业,不是这里差一点点,就是那里差一点点,到最后就差出一大截。拿“清洁”这一点来讲,并不只是工作环境问题。油污沾到织布上不仅影响印染效果,土工材料还会因此发生强力变化。所以说,管理出来的效益不亚于技术创造的效益。

    贯彻“十二五”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管理提升。今年我们会把“管理”纳入协会培训体系,难度是行业跨度较大,像医用纺织品企业里连工人都是大学生,而土工企业大量充斥着农民工,培训需求自然是千差万别。此外,企业处在不同发展阶段,对上市培训、技术创新培训、标准培训的需求也不尽相同。

回收再利用的多重效益

记者:如何理解“回收再利用纤维”的前景?

李陵申:

    仔细琢磨这是两个概念,但纤维回收后的用途主要集中在产业用纺织品。

    首先,专用纤维回收技术目前比较可行的是高温滤袋,因为它使用周期短,2~3年就报废了,打碎后做成高温填充材料,能够再次利用原有纤维的功能属性,很多企业都在做这方面的研究。使用寿命在20~30年的风电装置,过早考虑回收就不太现实。

    其次,一般纤维回收要有所区别,废旧服装存在二次污染,但原棉较少隐患。像安徽华茂的精梳落棉回收就属于清洁回收方式的一种。虽然精梳落棉纤维短,但他们将其做成纯棉水刺无纺布全部用于出口,兼顾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原来企业每年产生的600吨废旧精梳落棉,常常被购买者买走掺入新棉再卖给企业。

注: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,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
(佳)
首页 上页 ... [1] [2] [3] [4] [5] [6] [7] [8] 下页 末页
查看评论】【 】【打印】【关闭